21日从中山大学获悉,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极蛙”双运动模式水下机器人(以下简称“‘极蛙’AUV”),日前在北冰洋科学考察中成功完成冰区下潜任务,为研究北冰洋冰底环境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据介绍,“极蛙”AUV具备水下巡游和爬行两种运动模式,可在复杂环境中灵活切换,搭载水下双目摄像头和多波束声呐等多类型传感与成像设备。在2025年“中山大学极地”号北冰洋科学考察中,“极蛙”AUV分别在低密集度冰区和高密集度冰区完成两次下潜任务,各项性能运行稳定,系统验证了其操控性能,并实现了对冰下水文环境与冰体形貌的综合调查。
中山大学极地科学考察队领队陈卓奇教授表示:“‘极蛙’AUV在极地环境中的稳定表现,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潜航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潜力与科研价值。”
据了解,考察期间4名科考队员在北冰洋高纬度冰区开展冰下作业,利用“极蛙”AUV实现了冰底地形与冰下环境的联合探测。中山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新生、科考队员李毅博介绍,相较传统无人潜航器,“极蛙”AUV具有轻量化、高机动性与多模态运动等显著优势,能够适应多样化的观测需求。